团委发〔18〕号乐山师范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者: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3-06-16 16:10:36

各教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党委学生工作部及校团委决定,2023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3年6月-9月

三、活动对象

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党员,在校本、专科学生

四、总体原则

1. 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为党育人。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 遵循实践规律,把准活动定位。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3. 坚持效果导向,就近就便实施。着眼大学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4. 加强系统谋划,联动校园内外。善于用校园外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推动解决校园内的问题,加强校地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领,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转化。

五、活动内容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今年暑期,我校将确定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择优向团省委推荐,争取全国重点团队和省级重点团队。学校将对全国重点团队、省级重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予以经费支持,每支团队2000元经费。重点团队涉及理论普及宣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党史学习教育团、民族团结实践团五个方面。

1.理论普及宣讲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生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2.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要深入乡村一线,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3.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学生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4.党史学习教育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继续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省内及周边省市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5.民族团结实践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校内西藏籍、新疆籍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甘、阿、凉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社情考察、普通话推广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除以上团队外,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各教学院组织院级重点团队,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自实际、突出工作特色、合理确定规模人数,共同开展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学生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参与方式:学生通过“创青春”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报名申请相关岗位;或通过“志愿四川”公众号的“志愿四川”栏目搜索“返家乡”报名申请相关岗位。

(三)“逐梦扬帆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主题,通过“逐梦扬帆计划”进一步引导在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岗位实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岗位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参与方式:即日起大学生通过“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青年发展”专区“云服务平台”“逐梦扬帆计划”板块进行线上注册。6 月至 7月,大学生通过“逐梦扬帆计划”平台,在线选择意向岗位,完成实习实践。

(四)“统选兼用”大学生兼职基层团组织副书记活动

动员青年团员担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为基层团组织建设贡献青年力量,为地方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参与方式:通过乐山师范学院团委网站通知公告栏获取报名信息,及时报名参加井研县大学生“统选兼用”活动;及时关注家乡团组织发布的“统选兼用”招募公告。

(五)专项活动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等活动。

参与方式:关注创青春、四川学联、乐师潮青年等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申报信息,积极申报项目。

(六)“我为母校代言招生宣传活动

参与方式:利用暑假回访高中母校,通过拜访探望母校老师,感谢恩师培育,了解相关信息资料,通过开展线上或线下宣讲会、咨询会或座谈交流会等,向母校同学宣传我校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报考条件、招生和资助政策,与中学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方法,展现乐师学子的青春风采,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注:到自强楼一楼就业指导中心大厅领取学校招生宣传资料) 。

(七)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以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讲台与舞台、校内与校外、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走进农村、社区、企业、科研院所、军营等,通过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等形式,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考察足迹;通过实习实训、岗位体验、参观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如“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等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在“行走的课堂”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真学真看真听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领悟“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项目申报、动员阶段(6月)

为提升组织动员效率,请各学院认真遴选社会实践重点及专项活动团队,向学校推报优秀团队,并于 6 月21日前将申报表(见附件1)及汇总表(附件2)报至lssfqnzyzfwzx@163.com。

同时,各教学院要广泛动员学生参加“返家乡”“逐梦扬帆计划”及其他各类专项活动。

(二)第二阶段:实践开展阶段(7 月—8 月)

组织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实施阶段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等,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加强工作品牌推广和媒体综合传播。注重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及时处理活动开展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全校学生,除通过团队参加社会实践外,其余学生均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力争通过社会实践长才干、增本领。

(三)第三阶段:通报表扬阶段(9 月—10 月)

学校将于秋季学期开学之后开展总结通报工作,通报表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并向团中央、团省委推报表扬。

七、有关事宜和要求

(一)积极动员参与。各地各学校要广泛动员,积极作为,重心下沉,通过班级、团支部发动,精准覆盖,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打造多元格局。各教学院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加强统筹、周密部署,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总结提炼出实践育人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亮点,力争形成“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品牌”等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三)促进成果转化。各教学院组织团队和学生积极参加“2023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线上活动。要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引导广大师生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作品,积极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等。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教学院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不断挖掘宣传各学院的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生动反映社会实践的新进展新气象,吸引、动员和组织更多师生参与,不断提升社会实践的品牌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

(五)确保师生安全。各教学院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参加活动师生购买保险,依法依纪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过程管理,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实践,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密切关注实践地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16日

附件1:2023年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

    2:202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信息汇总表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共青团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电话: 0833-2277091邮编:614000